據IDC統計顯示,全球近90%的數據將在這幾年內產生,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比2016年的16.1ZB增加十倍,達到163ZB。
也就是說,隨著人工智能、AIoT、云計算等技術的推動,大數據時代已經揮旗吶喊進場了。未來,數據將會無限制地擴展和增加。
那么,要存儲這些無窮盡的數據,就需要極其優秀的存儲介質——硬盤。
而安防視頻監控作為圖像和數據存儲的大戶,隨著AI技術的飛躍發展,對硬盤存儲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當下硬盤市場格局
隨著中國安防監控企業的成長,中國企業已經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監控市場份額,在這屆安博會上已經很難見到昔日在中國處于主流地位的國外監控廠商。
不過,在監控產品的細分市場——存儲與記錄產品中,國外企業還是占據半壁江山。
這是由于存儲與記錄產品中DVR與NVR還占據著主流地位,雖然視頻壓縮技術在進步,但是由于圖像質量的提升和平均記錄周期的延長,硬盤還有新的增長空間。
十多年前,硬盤市場有西數、希捷、IBM、三星、日立、邁拓、昆騰、富士通、東芝等眾多廠商“群雄逐鹿”;在經歷各種收購與反收購后只剩下西數、希捷、日立、三星、東芝等幾大家。
后來希捷并購了三星硬盤業務,西數收購日立,而現在只剩下了西數、希捷、東芝“三足鼎立”了。
安防存儲行業市場需求現狀
隨著近年來“平安城市”、“平安校園”等安防項目在全國范圍的開展和深入,機場、地鐵以及景區等用戶對于視頻監控覆蓋范圍、監控點數以及網絡傳輸畫面視頻質量等要求的不斷提升,網絡監控正成為中國視頻監控市場重要的拉動因素。
在國內大型的視頻監控項目中,更是出現了除后端顯示設備之外,全部設備IP化及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從全球范圍的發展趨勢來看,整體視頻監控市場中網絡攝像機(IPCamera)以及網絡視頻存儲(NVR)等IP存儲的出貨量開始超過傳統攝像機和硬盤錄像機,成為市場增長的主推力。
與此同時,安防行業大數據的存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特別是安防行業海量的非結構化視頻數據,以及飛速增長的特征數據(卡口過車數據、人像抓拍數據、異常行為數據等) 都在數據存儲、數據安全性方面存在著諸多風險。
從技術上說,傳統監控探頭并不具有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需要借助DVR或者NVR存儲數據,然后通過視頻分析服務器進行數據分析。
但是隨著4k等高清攝像監控探頭普及應用,有數據表明4k高清視頻5年復合增長率已經達到106%,數據量高度膨脹,傳統模式在網絡帶寬、數據存儲、分析能力上難以為繼。
硬盤是一個消耗品,云存儲是一部分。在大數據的趨勢下,邊緣智能(即將人工智能融入邊緣計算,部署在邊緣設備)作為更快更好地提供智能服務的一種服務模式,已逐漸滲入安防等各行各業。
邊緣的硬盤存儲量很大,需求居高不下,當然,邊緣存儲也面臨著對其穩定性、可擦寫次數等要求更高的巨大挑戰。
需求日益迫切 廠家不斷尋求突破
據IHS Markit公司預期數據顯示,在未來幾年內,兼容4K及高分辨率網絡攝像機的增長將對監控級存儲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以支持已采用這些技術的監控系統,因此大容量存儲的需求愈發迫切。
目前主要的幾家硬盤廠家希捷、西部數碼、東芝等均針對安防視頻監控行業推出一系列硬盤產品。
All in AI時代,監控硬盤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智能”烙印。為滿足視頻監控行業對于更高分辨率攝像頭和實時終端分析領域的新應用需求,數據存儲公司已開始擴展旗下視頻監控系列產品。
例如西部數據在今年的安博會上發布了兩個主角產品:面向終端的WD Purple SC QD 101耐久度microSD存儲卡,和面向邊緣服務器、具有AllFrame全幀技術、支持AI功能的西部數據WD Purple 14TB HDD。
在安防存儲領域,希捷在安博會更是展示了全線安防存儲解決方案,并發布16TB希捷酷鷹人工智能(SkyHawk AI)監控硬盤。
其于2018年首設業內視頻監控中心,旨在攜手行業合作伙伴,針對安防行業特定需求,研發面向未來應用和架構的存儲解決方案,以優化監控系統性能。
固態硬盤將帶來產業洗牌?
在存儲領域,硬盤正面對著固態硬盤(SSD)的激烈競爭,與硬盤不同,在這方面,國內企業的固態硬盤也有較好的發展。
固態硬盤(SSD)作為新一代硬盤,在性能、體積、噪音、震動等方面均遠勝于機械硬盤。
近幾年隨著NAND閃存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閃存存儲的SSD已然成為市場的寵兒,不僅壽命足以支持各類應用場景,其價格也在持續回落恢復到市場所認同的高性價比。可以說,SSD取代HDD的是公認的趨勢。
固態硬盤(SSD)的出現,給中國企業帶來了產業洗牌的機會。
中國廠商將緊緊抓住這次機會,在SSD市場中占據自己的決定性位置。在這其中,紫光集團投資數百億美元開始NAND FLASH(閃存)的產業建設,國科微與龍芯中科共同發布了國內首款全國產化固態硬盤控制芯片。
當然也有另一個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全球數據產生的量大概是80個ZB,ZB=1000EB,80ZB和1621EB差不多,硬盤產能是全球數字量產能的3%不到,而產生的數據最終能被保存下來的百分比很少,存儲媒介產能速度遠遠趕不上數據產生的速度。
如果不存在硬盤,而是存在SSD或是NAND上,也有一個報告,SSD和其他所有的存儲媒介加起來,全球產能只有硬盤的1/3左右。所有的記憶媒體能存下來的數據到2020年大概是所有數據量的5%,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從這個層面來看,機械硬盤在不遠的將來還是有活力的,硬盤是存儲行業絕對的主力軍。
從目前安防市場上來看,無論是在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依然是國外品牌占主要的市場份額。
目前主要的幾家硬盤廠家包括希捷、西部數據等,都有針對安防視頻監控行業的一系列硬盤產品。同時也與海康、大華等視頻監控廠商進行合作,聯合推出監控專用硬盤,投放市場。
在未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不斷突破與發展,全球的數據量將越來越大,而數據的存儲隨著技術的推進也將帶來更多可能性。